这是小时候寄养在乡下姥姥家,姥姥对我的最高奖励的奖品。可在乡下,在那物资紧缺的年代,俺姥姥除去奖励我豆腐花外还是豆腐花,几年时间下来,我日渐地从喜欢、渴望到习惯、麻木,然后又由于习惯了豆腐花的那种带有淡淡的豆香味而喜欢上它。
后来,上学了,回到县城,每到夏季,母亲还是习惯给我豆腐花吃,可我却一直吃不出姥姥家豆腐花的味道,日渐地,我开始不是特别喜欢它。
再后来,姥姥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过世了,我又开始探寻豆腐花吃,可不了解为何,以前轻常挑着担子卖的豆腐花的小贩却极少出目前街头.............
再后来,工作了,每次见到卖豆腐花时,总有冲动想去吃,可又担忧卫生问题........
为此,豆腐花一直藏在脑海里,想念着它,怀念着以前.................
昨天,跟母亲闲聊时,母亲告诉我,以前姥爷做的豆腐花很棒,嫩嫩滑滑的,说着说着,母亲又开始沉思,人年龄大了,总喜欢怀念过去.......
所以上网买了内脂,虽然母亲说,那时候姥爷是用卤盐做的,但对于还有做豆腐花经验的我来讲,还是先用内脂试一试吧,等探索出经验后再用卤盐。
材料和做法不是非常难,在网上找了一下做法,再结合一下我们的状况,开始动手了。没想到,首次就成功了,嫩嫩滑滑的,告诉母亲,我也会做豆腐花,母亲笑得非常高兴。”
食材明细
主料
黄豆:
煮工艺半小时耗时普通困难程度自制豆腐花的制作方法步骤

1、把所有材料筹备好。

2、黄豆洗干净,并霉变的黄豆挑选出来,加入清水泡浸。

3、浸5小时左右,泡至黄豆全部涨鼓鼓的,泡满泡满,表面光滑光滑的即可。

4、用水第三冲洗衣干净泡好的黄豆。

5、开始磨豆浆,把泡好的黄豆放入豆浆机里,加入适当清水,磨成豆浆糊。

6、把磨好豆浆后的豆渣倒入沥布中,用手挤出豆浆水。

7、再用滤网过滤豆浆。

8、开始煮豆浆了,用大火把豆浆煮开,在煮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以防粘底。

9、煮开后,关火,晾至80度左右。

10、内脂用30ml的温开水溶开备用。

11、开始点豆腐了,把浮在豆浆上面的豆浆皮挑出去。

12、边加入内脂边迅速地搅拌,搅拌的手法就像搅拌蛋糕糊一样,用汤勺从锅底向上捞,必须要均匀。

13、盖上锅盖,闷15分钟左右。

14、15分钟后,白白皙嫩的,香香滑滑的豆腐花就做好了。

15、嫩嫩滑滑的。自己做的健康又放心,母亲喜欢,孩子们也很喜欢。
小技巧
由于鱼是首次做豆腐花,经验不是不少,但却是很认真滴,经过参考网上做法和自己操作后的总结:1、磨好的豆浆必须要过滤,由于不少豆浆机虽然有滤网,但在倒豆浆时总难免会有一些非常细腻非常细腻的豆渣子会流进豆浆中,混有豆渣子的豆腐花口味粗糙。
2、磨好的豆浆要尽快煮开,以免蛋白质流失后,做出的豆腐花会失去豆的香浓。
3、加入内脂时,必须要边加边搅拌,速度要快和均匀。
4、网上说,点豆腐花的温度要控制在80—90度左右,我没温度计,所以凭我感觉,当煮好的豆浆表面凝结了一层薄薄的豆浆皮时就能开始倒入内脂。
5、网上说,水的比率一般是1:7或8左右,鱼的杯子是300ml,本想以为这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但真的非常抱歉,由于是首次做,有点惊慌失措,一个不小心,忘了到底倒了7杯还是8杯,所以凑合把水量改成2200ml,下回必须要谨记比率。
6、内脂不要多放,多放了做出的豆腐花会有酸酸的感觉。
7、另外,之所以把磨好的豆浆的豆渣倒入沥布中,是由于豆渣里会有不少豆浆,用沥布挤出来,即可以隔渣又不浪费。
8、煮豆浆时要边煮边搅拌,以防焦底,在煮的过程中,要把浮沫撇掉,如有浮沫没撇掉,凝结后的会了解明显地看到浮沫过去存在过痕迹,就像我的一样,由于有一小许的浮沫没撇清,影响了成品的美观。并且,豆浆必须要完全煮透。